第362章 新的一天 (1 / 1)
请看小说网qingkanxs.com
冬至过后,县城的年味一日浓过一日。林晚星的“青禾特产铺”里,除了常卖的土豆粉、果茶,又添了新制的芝麻糖和腊味,货架前整日挤满了采买的人。沈念禾放了年假,每日必到铺子里帮忙,记账时一笔一划写得认真,遇到熟客还会笑着推荐:“王婶,这腊鸡是李伯家散养的土鸡做的,比去年的更紧实呢。”
这日午后,铺子里刚清闲些,门外忽然来了两个穿着锦缎衣裳的人,为首的是个面白无须的中年男子,眼神挑剔地扫过货架,身后的小厮捧着个描金漆盒,态度倨傲:“哪位是林晚星?我们是州府织造局的,奉织造郎中的命来取‘青禾绸’的样布。”
林晚星正在后院打包礼盒,闻言擦了擦手出来,见对方衣着不凡,仍保持着客气:“在下便是林晚星,不知二位要什么样式的样布?青禾绸如今有牡丹、兰草两种纹样,都是应季的花色。”
中年男子却冷笑一声,伸手从漆盒里取出一块丝绸,布料泛着暗沉的光,上面的花纹竟与青禾绸的兰草纹有七分相似,只是针脚粗糙,颜色也浑浊:“林掌柜倒是会说笑,这便是从你合作的织坊流出来的‘青禾绸’,拿到京城后,竟被指认仿冒了苏绣坊的纹样。织造郎中说了,若三日之内不给个说法,不仅要停了你们的绸布买卖,还要追查仿冒之罪。”
林晚星心头一沉,接过那块绸布仔细查看——这绝非她和织坊合作的成品。青禾绸用的是青禾村特选的双宫茧蚕丝,织出的布面光洁如镜,纹样是她照着田间花草手绘的,绝无仿冒之说。她压下心底的疑惑,笑着将绸布还回去:“大人明鉴,这布并非出自我们合作的织坊。明日我便带正宗的青禾绸去州府,当面与织造郎中解释清楚。”
中年男子见她态度强硬,又打量了一眼铺子里络绎不绝的客人,脸色稍缓:“最好如此,若耽误了京城的采买,你可担待不起。”说罢,带着小厮拂袖而去。
送走两人,林晚星立刻让人去通知织坊掌柜。傍晚时分,织坊掌柜张老头匆匆赶来,一进门就拍着大腿叹气:“林娘子,这事蹊跷!我们织坊的绸布都是按你定的规矩来,从没有外流的纹样,定是有人故意仿冒,想坏咱们的名声!”
林晚星点点头,心里已有了几分猜测。青禾绸如今在城里供不应求,不少布庄都眼红,说不定是有人想借此机会挤掉他们的生意。正说着,沈砚卿从府衙回来,听闻此事,眉头微蹙:“织造局的郎中是新上任的,听说与苏绣坊的东家沾亲带故。此事恐怕不只是仿冒那么简单,明日我陪你一起去州府。”
有了沈砚卿的陪伴,林晚星心里踏实了不少。第二日一早,两人带着正宗的青禾绸和纹样设计图,前往州府。织造郎中见沈砚卿亲自前来,态度客气了许多,接过青禾绸查看时,眼神里闪过一丝惊讶——这绸布的质感远超他手中的仿冒品,纹样虽与苏绣坊的兰草纹相似,却多了几分田间野趣,细节处截然不同。
沈砚卿适时拿出林晚星最早的设计手稿,上面标注着绘制日期,比苏绣坊的兰草纹布推出还要早半个月:“郎中请看,青禾绸的纹样是内子根据青禾村的花草设计,绝非仿冒。至于仿冒品,还请郎中彻查,以免坏了州府的营商风气。”
织造郎中脸色一阵红一阵白,半晌才缓过神来,对着两人拱了拱手:“是本官失察,险些错怪了二位。此事我定会严查,还青禾绸一个清白。”
从州府出来,沈砚卿牵着林晚星的手,温声安慰:“别担心,既然查清了,就不会再有麻烦。”林晚星笑着点头,阳光洒在两人身上,她忽然觉得,就算遇到再多风波,只要身边有他,就没有跨不过去的坎。
年后开春,青禾村的田地又热闹起来。林晚星带着村民们种上了新引进的早稻,还在田埂边种上了紫云英,既能肥田,开花时又能吸引蜜蜂,一举两得。沈念禾每日放学后,都会提着小篮子去田埂上捡野菜,偶尔还会帮着村民们记录秧苗的生长情况,活脱脱一个小“农官”。
这日,邻村溪头村的村长周老头带着几个村民来拜访,一进门就递上一篮新鲜的春笋:“林娘子,沈知州,我们是来求帮忙的。看着青禾村日子越过越红火,我们心里也急,想跟着你们学种庄稼、做特产,就是不知道从哪儿下手。”
林晚星早就想把青禾村的经验推广出去,见他们主动上门,立刻笑着应下:“周村长客气了,大家都是乡里乡亲,互相帮忙是应该的。溪头村依山傍水,适合种果树和养蜜蜂,我们可以先从这两样入手。”
沈砚卿也补充道:“我可以让人给你们送些果苗和蜂箱,再让青禾村有经验的村民去指导。等果子熟了,还能放进青禾特产的礼盒里卖,销路不用愁。”
周老头听了,激动得连连作揖:“多谢二位!我们溪头村定不会辜负这份心意!”
接下来的日子里,青禾村和溪头村开始了紧密的合作。林晚星让人把果苗分给溪头村的村民,还亲自去山上指导他们选种果树的位置;沈砚卿则请了养蜂师傅,教溪头村的人如何养蜂采蜜。沈念禾也跟着凑热闹,把自己记录的作物生长笔记借给溪头村的孩子们看,还带着他们去青禾村的田里认识秧苗。
到了初夏,溪头村的果树上结满了小果子,蜂箱里也开始有了蜂蜜。林晚星又帮着他们设计了“溪头蜜”的包装,用竹编小篮装着蜂蜜,再搭配上青禾村的果干,做成新的礼盒。没想到,这礼盒一推出就卖断了货,不少客商都来预定。
溪头村的村民们尝到了甜头,干劲更足了。周老头特意带着村民们给林晚星和沈砚卿送来了谢礼——一筐刚摘的桃子,还有一桶新酿的蜂蜜。林晚星笑着收下,又和周老头商量:“接下来咱们可以一起种药材,我已经让人去打听了,县里的药铺正缺本地药材,咱们种出来肯定好卖。”
周老头连连点头:“都听林娘子的!有你在,我们心里就有底了。”
看着两个村子的村民们互帮互助,沈砚卿心里满是欣慰。夜晚,两人坐在院子里乘凉,沈砚卿握着林晚星的手:“晚星,你不仅让青禾村富了,还带动了周边的村子,这份功劳比我做知州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