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我会改的 (1 / 1)
请看小说网qingkanxs.com
沈砚卿的奏折递上去半年后,朝廷终于派了官员来青禾村考察。那天清晨,林晚星早早就带着村民把村口的路扫干净,田埂边插着写有作物名称的木牌,反季节菜棚里的青菜绿油油的,池塘边的莲藕叶挨挨挤挤,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考察官王大人原本带着几分怀疑,可亲眼看到亩产翻了三倍的土豆田,尝过酸甜的桑葚酱和劲道的土豆粉,又听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讲着日子的变化,不由得对林晚星和沈砚卿竖起了大拇指:“两位真是为民办实事的好人才!青禾村的法子,值得在全国推广!”
没过多久,朝廷下了旨,不仅赏赐了青禾村五十两银子和一批农具,还任命沈砚卿为“农桑督导官”,让他负责在周边府县传授农耕新法。沈砚卿带着林晚星一起,跑遍了十几个州县,手把手教农户种土豆、修水渠,还把青禾村的“合作社”模式教给大家——农户抱团发展,统一育苗、统一销售,再也不怕被粮商压价。
这期间,林晚星又有了新发现。她在一次去山区考察时,看到山里有大片野生茶树,便琢磨着教村民种茶、制茶。她带着村里的妇女们采摘茶叶,用现代的杀青、揉捻手法做出绿茶,还尝试着用桑葚、桃子做成果香茶。没想到,这种果茶在城里的茶馆大受欢迎,甚至被外地商队带到了京城,成了有名的“青禾茶”。
随着名气越来越大,来青禾村取经的人也越来越多。林晚星干脆在村里建了一座“农桑学堂”,专门教大家农业技术和手工技艺。沈砚卿则忙着修订农书,把这些年的种植经验、农具改良方法都写下来,刊印后发放给各地农户。
日子一天天好起来,沈念禾也长到了五岁,小小年纪就跟着学堂的先生读书,还喜欢跟着村民去田里看作物,常常奶声奶气地问林晚星:“娘,为什么土豆能种出这么多呀?为什么桑叶能喂蚕呀?”林晚星总是耐心地给他讲解,看着儿子眼里的好奇,她忽然觉得,自己穿越到这里,不仅是为了让家人和村民过上好日子,更是为了把这些有用的知识传承下去。
这年秋天,青禾村迎来了一件大喜事——朝廷要在青禾村举办“全国农桑交流会”,邀请各地的农户、官员来交流经验。交流会那天,青禾村张灯结彩,田埂上挂满了展示作物产量的牌子,村民们现场演示制茶、做酱、磨土豆粉,引得众人连连称赞。
傍晚时分,林晚星和沈砚卿并肩站在村口的老槐树下,看着远处满载货物的商队缓缓离去,听着村里传来的欢声笑语,沈砚卿轻轻握住林晚星的手:“晚星,谢谢你,把这里变成了我们心中的世外桃源。”
林晚星笑着摇摇头:“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以后啊,咱们还要教更多人种出好粮食,让天下的百姓都能吃饱饭、穿暖衣。”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也洒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青禾村的故事,还在继续,而这份关于奋斗、爱情与守护的温暖,也将随着风,传遍更远的地方。
全国农桑交流会后,青禾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模范村”,连京城都有官员专程来参观。可林晚星没停下脚步,她看着村里堆积的土豆粉、果干,心里又有了新想法——打通“产销最后一公里”。
这年冬天,林晚星带着村里几个心灵手巧的妇人,琢磨起了“农产品礼盒”。她们把土豆粉装在印着青禾村图案的粗布袋子里,将桑葚酱、果茶放进陶制小罐,再搭配上晒干的野菜干,拼成精致的礼盒。沈砚卿则托京城的旧友帮忙,把礼盒送进了京城的大酒楼和绸缎庄。没想到,礼盒一上架就被抢空,连宫里的娘娘都派人来采买,青禾村的名号彻底传到了京城。
开春时,林晚星发现村里的蚕农总愁蚕丝卖不上价。她想起现代的丝绸工艺,便带着蚕丝去县城的织坊,和织坊掌柜商量合作——青禾村提供优质蚕丝,织坊负责织成薄如蝉翼的丝绸,再印上林晚星设计的花草图案。这种“青禾绸”一经推出,就成了城里小姐们追捧的稀罕物,蚕农们的收入翻了好几倍。
沈念禾这年已经七岁,不仅书读得好,还跟着林晚星学认作物、记账目。有次沈砚卿去外地传授课业,村里的水渠突然漏水,沈念禾竟学着大人的样子,带着小伙伴去田埂查看,还把漏水的地方标记出来,等林晚星回来处理。林晚星看着儿子认真的模样,又想起沈砚卿,心里满是暖意。
这年秋天,朝廷传来好消息——沈砚卿因推广农桑有功,被升为知州,还特许他把府衙设在离青禾村不远的县城,既能兼顾公务,又能照顾家人。上任那天,村民们都来送他们,有人捧着刚晒好的花生,有人提着新酿的果酒,嘴里不停说着感谢的话。
到了县城后,林晚星也没闲着。她在县城开了家“青禾特产铺”,专门卖村里的农产品,还雇了村里的年轻人来帮忙。铺子生意红火,不少人都来打听加盟的事,林晚星干脆制定了“加盟章程”,让周边村落也能开特产铺,统一供货、统一价格,让更多人跟着赚钱。
冬至那天,林晚星和沈砚卿带着沈念禾回青禾村过节。刚到村口,就看到孩子们在晒谷场上放风筝,老人们坐在老槐树下聊天,家家户户的烟囱都冒着炊烟。沈念禾拉着小伙伴跑向田埂,指着地里的麦苗喊:“娘,你看,今年的麦苗比去年还壮!”
林晚星和沈砚卿相视而笑,沈砚卿轻声说:“晚星,你看,咱们想要的日子,都实现了。”林晚星点点头,望向远处的青山绿水,心里满是踏实——从穿越时的破茅草屋,到如今人人富足的青禾村,她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更点亮了这片土地的希望。
夜色渐浓,村民们聚在林家的院子里,围着炭火吃饺子、话家常。林晚星看着眼前的热闹景象,忽然觉得,穿越而来的这一世,是她最幸运的时光。而未来,还有更多的日子要过,更多的美好要创造,她和沈砚卿,会一直守着这片土地,守着这份温暖,把青禾村的故事,续写得更长、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