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3章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 / 2)
请看小说网qingkanxs.com
“专员先生……”
“崔可夫先生。”
张庸微笑着和对方打招呼。
但是谁都看得出来。他的笑容是职业性的。
现在的他,也学会虚伪了。
出门在外,也戴着几副面具。因人而异。
他对崔可夫本人没意见。
是对崔可夫背后的克里姆林宫有意见。
但是有意见,也只能憋着。
拿人手短啊!
买办资产阶级的命脉,就是掌握在外国人手里。
光头需要苏联的武器弹药。需要美丽国的绿钞。两者缺一不可。否则,国府就会垮台。
单靠国府自力更生,早就油尽灯枯了。
“张,我不明白……”
“不明白什么?”
“这对我们三方来说,都是好事。”
“是。”
张庸点点头。
明面上,的确是好事。
美丽国出钱,苏联人出武器,华夏出人。
拖住日寇。
迫使日寇没有多余的力量开辟更多的战场。
无法北上。
无法南下。
所有战争都在华夏境内爆发……
没大问题。
如果目标可以达成的话。
如果真的可以光复汉口,他张庸第一个上。
问题是,实力不允许。
二十多万的日寇,后面还有援兵。
以目前国军的实力,是不可能啃得下的。这是残酷现实。
哪怕是他张庸已经默默强化了国军的装备水平。想要吃掉二十多万日寇,依然是天方夜谭。
处于防御状态的日寇,战斗力到底有多强。看太平洋战场就知道。
哪怕是海路被断绝,没有支援,没有补给,依然让美帝军队伤亡惨重,吃尽了苦头。
国军有美帝军队20%的火力吗?恐怕10%都够呛。
战斗发起,需要填多少人?
“既然如此,专员先生,你为什么反对呢?”
“一旦战斗打响,我们需要承受多大的伤亡。崔可夫先生,你计算过吗?”
“我计算过。大约四十五万左右。”
“四十五万?”
“对。高低误差在五万左右。”
“你……”
张庸欲言又止。
必须承认,崔可夫没有夸夸其谈。
45万的人员伤亡,是有科学依据的。和他张庸自己判断的差不多。
可是,这是伤亡45万人啊!
相当于十五个齐装满员的主力军。
这是要将光头的嫡系主力一锅端?
难怪光头要让自己唱黑脸。
真的打光十五个主力军,他光头以后都不用干了。
“有问题吗?”
“崔可夫先生,你可能对华夏的国情不是很了解?”
“不。我非常了解。你们华夏有人口大约五亿五千万。并不是你们自己说的四万万。有很多隐藏人口。”
“然后呢?”
“按照10%的征兵比例,你们可以组建大约5500万的军队。”
“我……”
张庸惊呆了。无语凝噎。
天!
5500万军队!
你真敢想。
“当然,需要去掉日占区的人口,剩下大约三分之一,也就是一亿八千万左右。”
“按照10%的征兵比例,依然可以组建大约1800万军队。”
“即使去掉一些水分,也不会少于1500万。所以,五十万左右的人员伤亡,完全不是问题。”
崔可夫认真的说着。甚至掏出了笔记本。
张庸发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对方真的不是在信口开河。
换言之,就是崔可夫是真的相信,事实就是这样的。
按照他的计算,1500万军队,伤亡五十万,夺回战略要地,有什么问题?
完全没有问题。
非常值得一试。
但是……
张庸不知道如何和对方解释。
解释对方这种计算方式,在华夏的行不通的。完全是空中楼阁。
组建1500万军队的军费从哪里来?
武器弹药哪里来?
以为都是你们苏联那样的高度集权化国家吗?
也难怪你们苏联在卫国战争初期损失那么大,也能组建起那么多的后续部队,最后反推。
你们是真的将人口利用到了极致。将征兵限额提升到极限。
然后每次大战役,都是几十万几十万的人员伤亡。但是只要达到战略目的,都可以忽略。
问题是,这些,在华夏,都是行不通的。
“崔可夫先生,你要深入了解华夏的国情,不可能有1500万军队……”
“一千二百万总有吧?你们的动员能力即使差一点……”
“崔可夫先生,我明说,我们不可能承受五十万损失。”
“为什么?”
“如果一次战役就损失五十万精锐,国府直接就垮了。”
“没有理由啊!你们的人口还是充裕的……”
崔可夫还试图说服张庸。
他很较真。
他认为自己是对的。
他认为自己已经预留了非常大的空间。
华夏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张庸忽然想起某位大佬说的一句话——人再笨也不可能学不会微积分吧?
完蛋……
没办法沟通啊!
对方如此较真。
怎么办?
只有遁。
“专员先生,我们可以重新计算……”
“对不起,崔可夫先生,我还有事。我要去一趟昆明。”
“那我等你回来。然后我们认真研究。”
“好的。”
张庸心想,那我绝对不回来了。
不怕聪明不怕蠢,就怕较真的人。估计光头也会很烦躁吧。
告辞。
急匆匆上飞机。
直接从重庆飞回来长沙。
结果,刚刚落地,侍从室的电话就来了。
是林主任打来的。
“少龙啊……”
“林主任,有什么事,你直说吧。”
“你能不能想个办法,将崔可夫带出去一段时间,只要离开重庆就行。”
“为什么?”
“委座实在是没办法了。被他烦扰的不行。但是又不能下逐客令。”
“怎么说?”
“他每天都来黄山官邸,要求和委座研究军事策略。”
“哦……”
张庸明白了。同命相怜。
果然,光头也架不住崔可夫的认真和较劲。
可是,崔可夫那一套计算办法,真的不符合华夏国情啊!他没抓到国情的根本啊!
但是!
他张庸才不会帮忙呢。
将崔可夫带走,那是要烦死自己吗?
绝对不可能。
让他去烦光头就好了。
光头每天被聒噪的不行,又不能发作。
哈!
想想都觉得舒坦。
你猜忌我,我想你帮你解围?我有病!
当然,礼貌答应。
“好的。”
然后将电话挂了。转头来找刘峙。
正式的命令还没下来,刘峙还是九战区司令长官。还在司令部。
不过,下面应该有很多人都听说小道消息了。
国军嘛,向来没有保密可言。
“总座。”
“少龙,来,来,今天让你见识一样好东西。”
“什么宝贝?”
“看!”
刘峙将张庸带到一个密室。
里面没有窗户。只有一个小门。进去。小门关上。
立刻亮起暗绿色的光芒。
细看,发现是一个鸭蛋大的珠子在发光。
张庸:???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夜明珠?
这个东西,说贵也不贵,说便宜也不便宜。看个人喜好。
如果是他张庸的话,什么古董字画,什么奇珍异品,什么宝石翡翠,都不如金子、银子、美元实在。
“喜欢吗?”
“我还是喜欢票子多一些。”
“你喜欢也不给你。这是我的人从安南搞来的。”
“那你收好。”
“哎,可惜就只有那么一个。”
“出去吧!”
张庸对夜明珠没兴趣。
走出暗室。重新坐下。
泡茶。
闲聊。
“长沙还是不错的。我其实是有些不舍得的。”
“从长沙到韶关,有火车直达。你需要什么东西,直接搬过去就行。”
“老虎仔是个没趣的人。白白浪费这么繁华的一个城市。”
“别人是来指挥打仗的。不是来享受的。”
“我打了二十年的仗,歇歇怎么啦?这个仗,他老虎仔恐怕把握不好。”
“呵。”
张庸没有接话。
老虎仔就是薛岳。算是国军里面的打仗好手吧。
用502的话来说,薛岳用兵,尚算机敏。
但是刘峙就不值得502点评了……
“老虎仔犯忌讳了。”
“嗯。”
张庸点点头。
美丽国指名道姓让薛岳指挥。
对于美丽国来说,或许觉得,薛岳的指挥能力比刘峙强多了。
薛岳自己可能也觉得是一次发挥的机会。
但是,光头其实很忌讳。
你直接和外国人联络了,置我委座于何处。
暂时来说,光头不会发作。会忍耐。但是,这根刺肯定是深深的埋下了。
一旦以后应景了,就会发作。光头就会给薛岳穿小鞋。
总之,薛岳以后的日子不会太好过。
“委座,唉……”
刘峙欲言又止。
显然是想要发泄牢骚,最后又忍住。
张庸端起茶杯。喝茶。
莫谈国事。
“报告!”
有参谋进来。
说是67军从岳阳打来电话。
找专员大人的。
“接过来。”
“是。”
很快,张庸拿起话筒。
电话是黄维打来的。显然,黄维有些情绪。
“专员大人,我想不明白。”
“不明白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