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看小说网qingkanxs.com

“行,那咱们收拾收拾准备上山,到大队再歇歇脚。”

谢一城帮忙将这次气象局人员从省城带过来的物资挨个装上车。

他也是头一次真正见到气象站的工作,本以为检测不用太多东西,但是为了以防万一还是带了五名战士下山帮忙。

等将东西搬上车的时候才有些挠头,这次要带上山的东西实在太多。

一些气象站需要的基础仪器,如风向标、气压计、雨量计等物品,所有加在一起就快100斤重。

关键是这些只是一小部分,还有需要数据记录的记录仪,还有天气日照等工具,以及一些通信工具加在一起又是100斤左右。

而建设气象站这些只是检测记录联系工具,那些建设材料钢支架、木支架、锤子、镐子、铁锨、钢钎杂七杂八所有加在一起,足足1400斤重,这些加在一起就1600斤。

又因为是长时间居住在山上,还有大量的生活物资需要带上山,他们的物资跟大队有些地方还不一样,不能完全从大队临时送去。

所有物资加在一起,超过2500斤重的物品要拉到山上,最高地点要超2000米。

谢一城确定这是一场大活,没有来时想象那么轻松。

这次气象局到来的人员有20人,除了少数几人外,其余都是技术人员或者学习人员,负担重量肯定没有那么高。

这样一来,只靠人力是没办法将这些物品一次全部带上山,没办法,谢一城只能去找总队队长开口,将事情说明。

要么总队给安排人安排马车一起将人先送上山去,要么就物资分多批次运输,不着急一时,至于气象站建成时间快慢,那跟大队这边就没关系。

最终还是从总队这么调出一个小分队,相当于作战部队一个班的人员,赶着三驾马车上山。

气象局来时是卡车直接将人和物资运送过来,可上山卡车直接没用,只能靠人力畜力。

为了让气象局技术人员尽量减轻负重,避免路途中力竭导致时间拉长,还有马车需要长距离行驶还走山路,不能太大负重,谢一城跟总队一个小分队的战士将一些可以背负的物资分散到众人身上。

加上原来身上带的一些枪械弹药粮食,每个人负重80斤左右,技术人员每个人分散带20斤,每辆马车实际载重在300斤不到,尽量将一些体积大重量轻的放在马车上。

这样在平地上不算什么,但是走山路只能这样,才是最稳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