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0章 防盗系统效果不错 (1 / 2)
请看小说网qingkanxs.com
两人低头写代码,不表。
孙朝阳也不打搅他们,自回去做自己的事情。虽然胡优胜信心满满,但他总觉得事情怕没有这么简单。实际上,盗版问题从头到尾困扰着网络文学,先后有十多年,怎么也解决不了。
他前世喜欢看书,是个书痴,其中还有一段时间开过租书店,网络文学也是读的。但因为既不是网站工作人员,也不是作家,对于这个行业也就是雾里看花,不是太清楚。
孙朝阳前世依稀在网络上看到过,当时几个着名的网络文学大站对盗版网站很气愤,专门养了自己的法务,每天主要的任务是发律师函勒令对方删除盗版自己的书籍,但盗版网大多置之不理。最后,法务提出上诉,国家按照版权法还判了几个盗版网络的人。
但因为盗版网站实在太多,根本打不过来。就算走法律途径,所讨回的那点损失也抵不过维权成本。
最后,盗版之所以消失,那是因为4G网络的出现,读者看书从台式机转移到手机APP,盗版网站本就是违法犯罪勾当,APP无法进应用商场,这才消失了。
可见,打败盗版的并不是法律法规,而是读者阅读方式,以及文学作品的载体变了,这就是所谓的降维打击吧。
但那已经是十多年以后的事情了,在这段时间内,孙朝阳还是要想办法同盗版作战的。
想到这里,他回到办公室,联系了各界朋友,尤其是网络文学界的各大站长,询问那个什么《网读》盗版网站的老板究竟是谁?
大家同为网文一脉,孙朝阳为人谦和,加上在文学界地位甚高,彼此相处得也很愉快,倒没有同行是敌人的事儿。
忙了一下午,终于从换剑的一个编辑那里打听到《网读》的底细。
编辑是个小伙子,二十五岁,西安交通大学毕业,学土木工程的,学霸。在读书的时候,他就迷上了网络文学,还写了本网游投到添鹰网,笔名文成。写了几个月,赚了一台笔记本电脑。按说,他这样的学霸,毕业后应该进设计院什么的,至不济也会下工地当工程师。不过,文成却去当了网文编辑,在换剑干得还不错。
文成和孙朝阳在北京的时候时不时会聚上一次,对于他这个老前辈也很尊重。听到问,就回答说,七爷,别弄了,你搞不定网读老板的,就算采取法律手段也不行。
孙朝阳好奇:“怎么了,他还三头六臂了?”
“不是,人家是外国人。”文成笑道:“盗版网站的服务器也放在国外,你能拿人家可没有办法。”
原来,《网读》的老板是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姓宗,小时候跟大人偷渡去外国,家里在那不勒斯开理发店,也只能勉强糊口,不过,好歹拿到所在国永居。
国内网络文学兴起后,小宗本就喜欢看,意识到这是个商机,就弄了个盗版网,靠着接广告,竟做到国内盗版第一名。现在搜索引擎一打开,搜小说,第一页就是那个盗版站的链接。
据说,这厮月入上百万,即便在外国,也是财务自由了。
孙朝阳顿时产生了一种奇怪的念头:“文成,你怎么这么清楚,是不是认识那个什么小宗?别否认,你肯定认识他。”
文成打了声哈哈:“七爷,如果我说不认识,估计你也不信。实际上,我和他线下见过两次,在南京。此人长期在国内,住在南京。不过,国内版权法还不完善,你还没办法。外国人吗,你能怎么着,难道带人把他给抓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