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看小说网qingkanxs.com

沈家不倒,其他丝绸商难有出头之日!

自杨缜发出一句由衷的呐喊,引起陆垚心潮澎湃后。

他便知道,为何治理天下,确实少不了文人的参与了。

自己也读过不少书,可说的话没有什么煽动性。

唯有像杨缜这样,过五关斩六将,一路从童生考到会试,参加过殿试,做得一手好文章,破题理论清晰的文人,甭管他有没有做事的真本领,至少这嘴巴是真能说。

“赵世伯,我知道你家仅有两万亩祖田,不想改种桑苗,无妨,你不改钱世伯的一万亩祖田,侄儿也不嫌少。”

被架住的钱世伯,一口茶差点喷到杨缜的脸上。

他何时说自己家仅有的那一万亩,拥有了年仅五年的祖田要改种桑树的?

“钱世伯,不配合陛下的国策,只怕与这新的织布机,就有缘无份了,你钱家十年前,每年能产十万匹布,可自从沈家在松江铺开摊子,你钱家只能产五万匹布,要是这次让沈家抢占先机,得了圣心先改种了桑苗,只怕来年你家只能产五千匹布,还可能卖不出去咯。”

钱世伯面色剧变,但还是心存疑虑。

“我们的耕地全改种了桑树,到时候一家老小几百张嘴还有桑农买粮食,还不知道要花多少钱,那沈家光靠卖粮就能把差价赚回去了!”

别看他们平时对待桑农都不咋地,但真的动起工来,总得让人一家吃得上饭,才能干得出活来。

如果要与朝廷合作,那便是一年四季无休,就要找长工,消耗的粮食就更多了。

民以食为天。

总不能到时候他们带着桑农织工,一起吃丝绸吧?

“各位世伯,谁都知道松江府的耕地是有数的,你我改了没有了耕地,那朝廷为了稳定粮价,能让稻改桑,自然能让桑改稻。”

话到此处。

松江府丝绸行的局势,已经十分明朗。

要么跟着皇家干,好好对待桑农和织工,有了这个当基础,也不怕哪日被皇家织造吞并。

何况有国酒酒证为先例,皇家做生意也没那么霸道,更没法那么霸道,不给商人活路。

要么让沈家跟着皇家干,做大做强,改稻为桑,下一步,抱上皇家织造大腿的沈家,一定会借机像以前一样,打压其他同行,甚至靠着沈家坐拥的百万亩良田,彻底霸占整个江南织造产业,以积护耕地与粮食产量为由,让其他丝绸商种植的桑树改成稻田,也不是没有可能。

“各位叔伯和沈家打了这么多年的交道,你们比我更了解沈家做事的风格,要是再犹豫下去,只怕会让沈家捷足先登!”

就在此时。

杨缜的堂兄,急匆匆地闯了进来,在杨家家主耳边低语了几句。

杨家家主拍着桌子站了起来。

“缜儿,杨家愿为陛下效力,你这就给陛下写奏疏,说我杨家愿意改稻为桑,并请工部南局,来我杨家织造改造半数的织布机!”

杨家家主年过半百,平时做事十分稳重,此时却如此激进。

其他人一看就知道情况不对,纷纷询问到底发生了何事。

“沈十石坐船去京城了!”

轰!

众人只觉得迎头挨了一下晴天霹雳,知道沈家做事果敢,可没想到,身为松江府丝绸行的领头羊,却不告而别,背后给他们来一刀。

那还等什么!

“杨通判,我赵家愿意为陛下效力!”

“钱家一样!”

“我们都一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