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留人,或是留船 (1 / 2)
请看小说网qingkanxs.com
“没查到实证,但已经得知,赵庸在参与谋逆之前,曾去过李府。”
“赵庸……”
提到此人,朱元璋神情有些复杂。
此人乃是一员虎将,还是大明开国功臣,按功劳来算的话,本应该封公,可是此人品行不端,私纳奴婢不说,在女色方面毛病太多,经常遭到御史弹劾。
其实跟着他一起打天下的文臣武将,大多有这方面或那方面的臭毛病,就像一些穷惯了的人,突然得到十辈子花不完的财富,显摆起来就得意忘形,不知道姓什么了一样。
而李善长和胡惟庸,就靠着替这些功勋求情说话,获得他们的好感,却不知,正是因为二者挑唆怂恿,身在丞相之位却不谋其政,身为百官之首却不提醒他们,对他们加以管教,才酿成许多涉及人命的大祸。
“咱还纳闷,赵庸之前一直在外征战,胡惟庸确实在一次弹劾时帮过他,但那次是咱替赵庸擦干净了屁股,赵庸怎么会冒着全族性命,突然和胡惟庸要兴兵造反,合着是有人背书,给赵庸一种错觉,让他觉得此事能成。”
“父皇,此事暂无实证,胡赵两家就算有知情者也全都死了。”
啊?
那不就是只有推测没有实证?
朱元璋苦恼地挠了挠头。
“标儿,要不咱们直接……”
“但儿臣发现,谋逆案之前,李善长与陈东一年通不了两封信,谋逆案后,来往书信十分频繁,比胡惟庸当初与陈东通信的次数还要频繁,儿臣猜测,陈东应该知道些什么。”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陈东,面对能够背叛老乡加老友的李善长,绝对不可能是以道义相交。
而利益纠葛的话,随着温州官员落马一案的结束,早已切割掉。
那么剩下的,就只有陈东掌握着李善长的一些罪证用来威胁。
“标儿,你分析得有道理,快,派人追上毛骧,让他告诉汤和,最好留陈东一个活口!”
朱标眉头一皱,没有动作。
消息传到吴淞江口再让汤将军他们重新制定埋伏计划,怕是会弄巧成拙。
“父皇……”
“算了算了,咱不能光为了一个李善长,就把海防的将士们给坑了。”
朱元璋朝着朱标招了招手,抬头却发现儿子根本没有走,顿时笑了。
“标儿,咱看你不光能当监国太子,还能代替咱外出征战了。”
“……”
幸亏朱标和他的父皇,有着共同的秘密,知道许多未来的预言,经历了许多匪夷所思的改变。
否则,他都要以为父皇是故意拿话点他了。
一念至此,他更加确信自己的猜测无误。
只是。
能否从陈东那里,得到李善长通倭或谋逆的罪证。
全看天意了。
实在不行,他就学习当年李善长怒骂刘老先生,把老先生骂吐血一样,把李善长重新安排回朝堂,找个机会讲话讲脏些,把李善长给气死也无妨。
反正李善长让他背了杀害李祺的黑锅,民间谣言满天飞,他不介意,再多加一笔血债。
毕竟,论心狠手辣。
连英儿都觉得他更可怕。
朱标微嘲一笑。
“父皇,儿臣去看看英儿醒了没有。”
“对,你闲着没事哄哄乖孙。”
朱元璋想到刚才听到乖孙那一堆快要崩溃的心声,苦恼地挠了挠头。
儿子和孙子要是哪天起了争执的话,咱该帮谁呢?
好难办。
“还是晚上问问妹子该怎么处理吧。”
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
皇帝更难断。
尤其隐瞒能听到心声这件事,始作俑者是他。
“如果能重来,咱一定在刚开始的时候,就跟乖孙说明一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