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看小说网qingkanxs.com

朱元璋继续笑着。

“哈哈,咱有什么好吩咐的,咱就是想问你一些事。”

“关于火营的事,臣只知道这么多,实在不行,焦玉师傅何时上来,臣亲自去宫里给陛下送信?”

薛祥只当事关焦玉,还没往别的方面想。

总不能陛下除了对火器感兴趣,还对工部的其他匠艺感兴趣吧。

不可能。

哪怕是朱家祖传的酿酒技艺,陛下也是毫不关心,更在意的是,它能够为大明军饷带来多少收入。

这时,朱元璋已和朱标一起走进了工部大门,反客为主的手指工部尚书办差的衙署方向。

“说来话长,彦祥,咱们要不边吃边说?”

薛祥见状愕然。

难道他又猜错了?

事实证明,帝心难测。

不是哪个官员,都能像韩国公一样,精准在把握圣意。

两刻钟后,薛祥坐在日常办公的桌案上,根本顾不得像陛下一样,拿着筷子,对着桌子上的食物大快朵颐,而是捏紧了手里的毛笔,不时地记录下,太子殿下所说的重要语句。

“……彦祥啊,照你这么说的话,凭借咱大明现在的工艺,造玻璃酒瓶有些困难,但造一些花里胡哨的玻璃镶窗框上,没太大问题?”

朱元璋记得他宫里也有几块巴掌大的透光琉璃。

他还以为这东西很难造,所以才产出低呢。

现在才知道,合着是民间百姓嫌这东西不实用,导致它卖不出去,越是卖不出去越是不赚钱,就越没有人研究怎么精益求精。

在看到薛祥一脸复杂地点头后,朱元璋猛地一拍桌子。

“砰!”

朱元璋刚想张嘴,被蛋花汤呛得咳嗽一声。

“咳……那个,干脆再征召一些懂制玻璃的匠师,咱再成立一个玻璃坊,先试制标儿你说的那些,然后再去烧制陶瓷的那里学学艺,看看怎么制出玻璃酒瓶来。”

大明国酒配上玻璃酒瓶,朱元璋光想想,这不跟那句诗里说的,什么葡萄美酒夜光的杯子一样,光听着就感觉能多喝几口酒?

想到这里,朱元璋内心火热的追问:“彦祥啊,咱以最快的速度,多久能制出玻璃酒瓶来?”

“臣不敢保证,但是,要改变工艺,融合古今东西,重新采料研制的话,少说要三五个月,才能有结果,结果是好是坏,臣也不敢保证,臣只能保证,只要做出来,必定符合陛下的要求。”

大明工匠出品,必属精品。

谁也不会拿自己的九族开玩笑。

何况太子殿下把工艺说得十分通透,只是以前大家根本没往那个方向想,等薛祥想明白了,便知道做成这件事,又能为大明财政,带来怎样的增益。

薛祥知道,太子殿下日理万机,绝不可能对制造玻璃方面,有如此造诣。

看来皇家有一位超凡脱俗的工匠大师,想必陛下所谓的祖传酒方,还有燕王殿下的牙刷,都是出自这位工匠大师之手。

“太子殿下,请问要做的酒瓶或是玻璃窗,有图纸吗?”

薛祥之前和焦玉聊天,知道新制的火器,都是有图纸的。

出于一些原因,焦玉没让他看原版图纸,只看了焦玉画的。

但不论是原版还是临摹,光给理念还是不行的,没有实物模仿,也要看到图纸,工匠们也好照葫芦画瓢。

毕竟许多工匠工艺有保证,不见得欣赏水平足够高。

“这……孤会给你找找看的。”

朱标不等薛祥深究,话锋猛地一转。

“薛尚书,宝钞提举司现下如何了?”

“宝钞提举司?”

朱元璋与薛祥异口同声,面露惊诧之色。

“标儿,你怎么好端端的提到了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