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看小说网qingkanxs.com

“不需要?”苏轩脸上的笑容第一次出现了裂痕,他以为自己听错了,“模拟信号不转换成数字脉冲序列,怎么进行编码传输?你……”

“直接采样。”

明昭打断他,语气平淡得像在说“吃饭了”,

“原始信号,高速采样,量化编码。跳过模拟前端。”

“高速采样?!”

苏轩的声音拔高了几分,带着难以置信,“你知道高速采样对时钟频率和采样保持电路的要求有多高吗?以所里现有的器件……”

他的目光扫过实验台上那些简陋的自制工具和拆下来的废旧零件,意思不言而喻,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时钟源,用这个改。”

明昭随手拿起一块从废弃军用电台里拆下来的、布满灰尘的石英晶体振荡器模块,丢在桌上。

“频率稳定性够。采样保持电路,”

她指了指旁边一个用真空管和电容电感自己焊接的、丑陋的小盒子,“自己做。”

苏轩看着那块灰扑扑的振荡器和那个丑陋的“盒子”,瞳孔地震!

用这种垃圾级别的原始振荡器做高速采样的时钟源?自己用真空管搭采样保持?

这已经不是大胆了,这完全是……疯狂!

他几乎可以预见那恐怖的噪声和失真!

“明昭同志,”

苏轩深吸一口气,试图保持冷静和风度。

“理论上的可能性是一回事,工程实现是另一回事!这样的方案,误码率会高到根本无法使用!三个月,根本不可能做出能用的原型机!”

他的语气带着海归精英固有的严谨和一丝不易察觉的优越感。

明昭终于抬起头,看了他一眼。

那眼神平静无波,却让苏轩莫名感到一种被俯视的错觉。

“你的问题,是基于现有地球科技树的认知局限。”

明昭的声音毫无起伏,像是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方案可行。误码率,可控。”

她不再解释,拿起热好的焊枪,开始在一块新的覆铜板上焊接元件,动作稳定精准,带着一种冰冷的机械美感。

什么地球,地球科技怎么了?

难道你不是地球的?

苏轩被那句“地球科技树”噎得说不出话,看着明昭那全然笃定、仿佛在组装一件普通玩具的姿态,一股强烈的挫败感和更浓烈的好奇心交织着涌上来。

他不再说话,只是抱着手臂,靠在桌边,紧紧盯着明昭的每一个动作,试图从她的操作中找到一丝破绽,或者……奇迹。

时间在焊枪的滋滋声和示波器绿光的闪烁中流逝。

下午时分,李卫国耷拉着脑袋,抱着一个沉重的木箱子磨磨蹭蹭地挪进实验室。

箱子“哐当”一声放在地上,激起一片灰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