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仁至义尽 (1 / 2)
请看小说网qingkanxs.com
此言一出,朱标与毛骧皆露讶色。
"伯父早在创立之初就谋划至此?"朱标没想到这位长辈的布局如此深远。
胡大老爷不以为然地瞥了朱标一眼:"殿下身为大明储君,莫非还要替番邦操心?"
"在老夫看来,番邦不过是待收复的疆土,是唾手可得的功业。"
"怎么?老夫为大明谋划,殿下反而有意见?"
朱标闻言苦笑。
得,这位长辈的脾气又上来了。
也只有在胡大老爷面前才会如此了。
若是换成他父亲在场,恐怕就不只是顶撞两句那么简单,早就被痛骂一顿了。
没别的!
这两人都是出了名的暴脾气!
想到这里,朱标毫不犹豫地起身,恭敬地行礼。
“伯父,侄儿莽撞,请您恕罪!”
见朱标老老实实认错的样子,胡大老爷摆了摆手。
“行了,太子,坐下吧!”
“以后记住这事就行了!”
“手段如何并不重要,只要结果对大明朝有利,做了又有何妨?”
“谁不知道李世民杀兄囚父,声名狼藉,可这影响他成为千古一帝了吗?”
“为什么?”
“还不是因为他开创的贞观之治确实威震四海,他那天可汗的名号也是名副其实!”
“所以,你往后大可放开手脚!”
“你和那些读书人不同,若你一味做个君子,反倒不是大明的福气,而是祸患!”
朱标听完,神色凝重地点头,显然将这番话记在了心上。
见太子都已低头认错,胡大老爷也未再继续纠缠此事。
随后,他话锋一转,回到之前的话题。
“好,咱们接着谈正事!”
“本官即将卸任,之前打下的基业总不能就此荒废。”
“因此,今日特意请太子和毛指挥使前来!”
毛骧见终于说到正事,顿时精神一振。
他其实已经猜到了。
胡大老爷想必是要将安插在番邦的探子移交锦衣卫掌管。
这可是天大的好事!
白捡的功劳,谁会拒绝?
果然,跟着胡爷做事,好处不断!
靠谱!
与毛骧的喜形于色不同,始终沉默的道衍听完胡大老爷的安排,整个人如遭雷击,脸色灰白。
胡大老爷此举,无疑是要彻底剥夺他手中的权力!
那他之前的辛苦谋划,岂不是全都付诸东流?
是!
他确实贪恋权柄,甚至不甘就此放手!
可胡大老爷为何不能多信任他一些,直接让他接手这一摊子事务?
他绝不相信,以胡大老爷的地位,在辞官前会找不到合适的继任者。
在他看来,只要胡大老爷开口,陛下必定会按照他的推荐任命。
而自己本就是实际操持整个衙门事务的人,接手这一切,不是顺理成章的事吗?
哪怕不升他的官职,他也心甘情愿!
只要头上没人碍事,能放手施展才华,升不升官根本不在意。
可胡惟庸明明心知肚明!
自己通过管家传递的正是这个意思!
为何胡惟庸就不能稍作让步?
道衍此刻满心愤懑。
忽然,他盯着面色阴沉的胡惟庸,猛然醒悟。
原来胡惟庸在意的,根本不是他那点微不足道的权力。
他在乎的是颜面!
他在乎的是自己没有立刻交出官印!
其余的一切,他全然不放在心上!
没错,正是如此!
想通这一点,道衍的怒火不仅未消,反而愈发炽烈。
他恨!
恨胡惟庸竟为区区颜面,践踏自己的前程。
他更恨!
恨朱标、毛骧,一个贵为太子,一个身为锦衣卫指挥使,却因胡惟庸一句话便卑躬屈膝赶来。
他最恨!
恨自己谋划不足,恐怕一切努力终将为人作嫁!
心血暂且不提,经此一事,自己今后又该何去何从?
胡惟庸压根不在乎道衍的心思。
后世传闻中智谋如妖的僧人道衍,在他眼里不过是个小角色罢了。
敢对胡惟庸耍心眼,就要承担后果!
“太子,臣以为,今后番邦外交司应由殿下亲自执掌!”
“此衙门不仅涉及邦交与巨额银钱往来,暗处更有一张堪比锦衣卫的情报网!”
“此等国之重器,臣尚能担待,但臣卸任后,唯有殿下才有资格接手!”
这番话可谓狂妄至极。
但在场众人,包括道衍在内,竟无人觉得不妥。
按胡惟庸所言,这职位确实非一般人能胜任。
朱标闻言眉头紧蹙。
他不动声色地瞥了眼颓然的道衍,沉声道:
“伯父,非孤推脱。”
“既然伯父已将利害阐明,孤自然明白。”
“只是孤如今监理国政,事务繁杂,恐怕难以分身打理此衙门,岂不辜负伯父心血?”
胡惟庸随意摆摆手。
“谈不上心血,你清楚我的性子,一向懒散惯了。”
"我不过随口一说,真正办事的还是道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可这人如今生出些不该有的念头,竟想把海外番邦的暗探网和整个外交司衙门都攥在手心里!"
"这未免太不知分寸了!"
"所以不论他有多大能耐,先让他醒醒神吧!"
"嗯?"
胡大老爷话音未落,朱标周身骤然迸发出大明储君的威严。
"姚广孝是吧?"
"你竟敢与胡大人争权?"
"好大的胆子!"
毛骧此刻终于明白其中缘由。
他看向道衍的眼神如同在看一个将死之人。
!
这人莫不是疯了?
暗探网也敢死死攥着不放?
还想掌控整个衙门?
怎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