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新时代先进典型 (1 / 2)
请看小说网qingkanxs.com
又一次气跑了陆白衣后,白榆终于等来了升他为副千户的那道诏旨。
然后白榆就掏出了昨晚提前写好的奏疏,交给了白孔,吩咐道:“立即送到通政司去!”
面对赏赐时,臣子上疏推辞的情况并不少见,只是动机和理由各自不同罢了。
这是白榆第二次写奏疏,上次写奏疏还是升为百户的时候。
上次那份是标准的谢恩疏,通篇都是官样文章套路文,没有什么实际东西。
像那种纯粹程序性的奏疏,估计都不用送到嘉靖皇帝眼前,直接被内阁和司礼监象征性批个“知道”就存档了。
毕竟朝廷日均能收几百份奏疏,嘉靖皇帝又要忙于修仙,哪有闲工夫全都细看。
而司礼监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帮皇帝筛奏疏,被认为有必要请皇帝亲自过目的奏疏都会单独挑出来。
对于今天所上的奏疏,白榆心里估摸着,应该会送到嘉靖皇帝面前看一眼,因为里面还是有点东西的。
确实如同白榆预料,他这份推辞升赏的奏疏经过筛选后,被呈送到了嘉靖皇帝御案上。
嘉靖皇帝看了几眼,就把在西苑伴君入直的大臣们召了过来。
对此大臣们有点意外,因为这些年嘉靖皇帝集体召见他们的次数并不算多。
而前两天刚召集过一次,把该商议的事情都讨论完了,没想到才过两天突然又召集他们。
不过似乎也正常,嘉靖皇帝行事主打一个“让你猜猜猜”。
或许嘉靖皇帝想借此测试大臣们的最近心性,看看有没有人胆敢不耐烦或者懈怠。
一名司礼监太监遵照皇帝命令,拿着白榆的奏疏开始念。
“臣于六月已经蒙受天恩,连升二级为百户,粉身碎骨亦不能报答君恩之万一。不想今又接旨再升一级,愧死不敢受也!”
听起来就是很平常的套路文案,但凡大臣推辞封赏都是这个调调。
在场众人还是不明白,嘉靖皇帝让他们听这个干什么?
既然不明白状况,大多数人都选择了沉默是金。
只有缇帅陆炳咽不下因白榆而生的闷气,发言说:“这白榆耍滑头,明面上不求升官,其实想的是换一个更有实权的职务。
先前因为职能重叠的缘故,锦衣卫将白榆从西城副总探调到街道房,并给了他一个正职。
大概是白榆嫌弃街道房权力小,所以一心想回到副总探职位上。
这才是白榆对升级没兴趣的真实缘故,他更在意的是职务实权,而不是品级大小。”
虽然陆炳没有明说,但言外之意就是,皇帝你老人家的封赏不合心意,所以白榆有点嫌弃,不愿意接受。
其他人见陆炳编排下属,都是抱着看乐子心态,没人帮腔也没人反驳。
嘉靖皇帝没有表态,只是对捧着白榆奏疏的太监说:“继续念。”
于是众人又听到太监朗诵说:“臣甘愿放弃升赏,换取在西城宣武门大街、阜成门大街等处筑路之权责。
明年乃是嘉靖朝四十整年,臣决意率领街道房,以新修大道为嘉靖朝四十年大庆之献礼工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