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春耕大典 (1 / 2)
请看小说网qingkanxs.com
李承乾知道,这道奏疏一旦通过,便是以朝廷正式的名义,光明正大地整理和调阅那些档案,世家若再敢阻挠破坏,就是公然抗旨!
同时,将政策争议汇编,也是将各方观点,包括世家的反对言论置于阳光之下,为他日后的论战做准备。
这是一招堂堂正正的阳谋!
李世民收到后也是好不意外的准了李承乾的奏疏,旨意当即下发至各省部。
崔仁师、卢承庆等人接到这份旨意时,脸色顿时变得无比难看。他们瞬间就明白了太子的真正意图。
“好一个太子!好一个阳谋!”卢承庆几乎将牙咬碎。
他们能烧一个废库,难道还能把秘书省、尚书省、户部、吏部所有相关库房都烧了?他们能阻挠一个杜构,难道还能阻挠整个朝廷的联合清查行动?
太子这是借力打力,用皇权和大义的名分,将他们可能采取的阴暗手段彻底堵死!
“事已至此,硬抗已非良策。”崔仁师毕竟老谋深算,虽惊怒,却更快冷静下来。
“清查便清查,整理便整理。各地关键位置上,我们的人也不少…过程,或许可以拖一拖!
最终报上去的数字和摘要,未必就不能…”
他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暗示着在流程和汇总环节上,依然可以大做文章,粉饰太平。
但无论如何,太子这一手,无疑极大地压缩了他们暗中作梗的空间,并将斗争引入了更公开、更依仗朝廷法度的层面。
而这,正是李承乾想要的效果。
……
就在整个大唐朝廷因太子李承乾的一道奏疏而掀起清查档案浪潮之际,一年一度关乎国本民生的春耕大典,已随着时节推移,如期而至。
贞观十七年,四月初五,清晨,天色未明。长安城还笼罩在一片静谧的薄雾之中,但皇城之内早已灯火通明,人影幢幢,肃穆而有序。
李承乾于寅时三刻便已起身,沐浴更衣。
今日,他将代表皇帝李世民,主持至关重要的春耕大典。
他身着特制的礼服,冠冕庄重,纹饰皆与农事相关,摒弃了平日的奢华,更显沉稳务实。
辰时初,皇帝李世民先驾临太极殿,接受百官朝拜。
庄重的朝会上,李世民简短训话,强调“农为政本,国之所恃”,勉励群臣并天下百姓勤耕不辍,祈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随后,銮驾启程,前往先农坛。
庞大的仪仗队伍自皇城而出,旌旗招展,礼乐齐鸣。
金吾卫净街开道,文武百官依品级随行其后。
李承乾的车驾位于皇帝銮驾之后,地位尊崇。长安百姓早已闻讯,纷纷涌上街头,夹道观望,气氛热烈而恭敬。
先农坛位于长安城郊南,早已布置得庄严肃穆。坛上设神农氏位,陈列牛、羊、猪三牲等祭品,香烛缭绕,气氛神圣。
巳时正,吉时已到。
皇帝李世民率太子、百官至坛前。
钟磬之声大作,雅乐奏响《丰和之章》。
李世民亲自焚香,奠帛,行三跪九叩大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