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不识相 (1 / 2)
请看小说网qingkanxs.com
国家经济大跨步发展,大多数人关心的是,老百姓的小日子有什么变化。
五年前,工资几十块,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猪肉一块多一斤。
五年后,工资两三百块,收入上来了,物价也上来了,猪肉卖三块多一斤了。
关键指标在幸福感。
南港日报、南港大学、南港社科院做了一项社会调查,分为城镇和农村两大块,调查研究统计过去五年来社会的发展变化,人民的幸福感是其中非常关键的指标。
他们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数据来将幸福感量化。
可是,当他们做了长达三个月的调查研究后,发现幸福感根本无法量化。
城镇方面,他们挑选出了一个很典型的家庭作为类比。
王洪发是县一级国营工厂的工人,他育有两儿一女,是南港地区非常典型的五口之家。
五年前,王洪发的工资是37.5元,他的妻子在街道下面小作坊当临时工,三个小孩上学,学杂费全免,五口人的温饱没有问题,反而还有闲钱支援农村家里。
而五年后,王洪发的工资涨到了270多块,他的妻子也有了一份正式工作,两口子月收入加起来小五百块,成了双职工家庭。
可是,王洪发面临的问题是,两三年后大儿子娶媳妇,按照当前南港地区的情况来看,买一辆摩托车给儿子结婚是大家所追求的。
一辆国产125CC的男装摩托车的售价是7000多元,进口的同款摩托车售价是1.6万元。
哪怕两口子一个月能攒下200块钱,也得三年多的时间才能买一辆摩托车。
这还不计算其他支出呢。
于是,王洪发反而觉得现在日子没有以前的那么舒心了。
他最深的感受是,钱越来越不够花了,钱越来越不禁花了。
调查研究团队深入研究了之后,找到了一个很普遍的原因——以前物质匮乏,大家的追求无非就是那几样,如今物质越来越丰富,追求多样化了。
这是一个好的现象。
但是在经济、社会大踏步发展的时候,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尤其是外来文化冲击之下,作为手握行政管理执法权力的这一个阶层,特权思想在冒头。
李干基本上每个月都回老家一到两次看望老爷子。
老爷子不喜欢城市的喧闹,离不开、舍不得农村,用他的话来说,家里五座楼房,那么大的院子,不能没有人看着。
老一辈认为,房子一旦长时间没有人住了,衰败速度非常快。
五一劳动节的时候,李干的三弟李路回家探亲,在市区待了一天,哥俩就一身便装驱车往老家回。
李干的生活由南港造船厂军代处负责保障,配车是普普通通的二代勇士,驾驶员是军代处的一名中士,叫陈军。
随车警卫的是古道风,魏二牛去军校后,李干不再接受上面派警卫员过来了,有古道风一个人便够了。
况且,李干办私事的时候,要不是上面有硬性规定,他连古道风都不想带。
他知道特权思想的危害,因此深恶痛绝。
苏联衰败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特权思想严重,上面的特权阶层占据了国家一大半的财富,社会失衡是早晚的事情。
陈军在南港当了五年兵了,对这里的地形地貌、交通道路等等非常熟悉。
他参加过反击战,是汽车兵,搞战地运输的,一手车技出神入化,更厉害的是,他几乎会修部队现役的所有车辆。
从战场上下来之后,他立了一个二等功,因为及时将一车重型炮弹送到了前沿的重炮阵地,保证了前沿的远程火力输出。
后来调到了南港造船厂军代处工作至今。
今年是陈军服役的第七个年头,再有一年,不是晋上士就是退役,他当然是想要继续在部队服役的。
他的领导也希望他这个汽车人才留下来,他也不负众望,通过选拔分配到了给李干开车。
能在李干身边工作的人,全部都有晋升的机会,能走多远,看个人能力。
陈军很珍惜这次机会,表现非常积极。
从南港市区到南湾县李家村是有一条近道的,不过路比较窄,也比较偏。
之前李干在乌岭路段遭遇劫匪,引得南港警务系统大整顿、南港地区治安大整顿。
现在那条路很安全了,每天都要警察来回巡逻两趟,见警率很高,对潜在犯罪分子起到了非常有力的震慑。
这次回老家,李干同样选择这条路,能节约三十分钟的时间。
路上,李干和三弟李路聊着近况。
李路谈起自己的学业,他说,“大哥,我现在读的特种侦察作战系专业,和以前的有很大的不同了。”
“我们有一门课叫做无人武器知识与操作,学校认为,未来战场中,无人武器装备一定会占据很重要的分量。”
“空军现在的靶机都是无人操控的,听说你们已经搞出了可以投入实战的无人机。”
李干笑道,“那都是老黄历了,现在国家正在做集成电路的技术大攻关,解决了集成电路问题,未来的无人机尺寸可以做到很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你们单兵携带使用,也就是几年的事情。”
李路并不知道,无人作战概念是他大哥率先提出来的,许多相关项目还是他大哥力主立项的。
李干说,“你二哥去了伞兵部队,也是搞特种侦察,我说你们怎么就对这个专业念念不忘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