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看小说网qingkanxs.com

李干说,“不排除苏联孤注一掷的可能性。如果欧洲爆发全面战争,对大家来说都是只有害处而没有好处的。”

贝希等人面面相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贝希说,“李先生,我们应该一起给莫斯科施加压力,避免欧洲陷入战火。”

“当然,我们东大是爱好和平的国家。”李干说。

非常简短的会面,贝希小组立即乘坐专机回国,这件事情事关重大,他们要直接面见总统进行汇报。

李干也飞了一趟京城,就这件事情,和最高统帅部开了两天的会,制定应对策略、调整盛唐计划。

综合分析认为,开战的可能性极大,要做好应对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准备。

李干提出了三步准备方案。

如果开战,应该如何把战事控制在欧洲境内,如果无法控制战事的规模,又应该如何应对。

李干提出,针对世界大战的危机,应当加强与美方之间的协作,必须要两个大国一起施压。

根据这个战略,东大和美方立即展开了工作。

5月3日,莫斯科时间凌晨3时05分,安德洛夫逝世。

1个小时后,苏军三个方面军开进了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其中西伯利亚方面军7万余人,3000多辆坦克装甲车抵近了奥地利边境。

如此,苏军便对西德的侧翼形成了威胁。

从地图上可以看得很清楚,华约国家的领土占据了大半个欧洲大陆,而且地理位置都很好。

这也是北约国家深感压力山大的原因。

美国立即发出警告,如果苏军进攻欧洲,美军将第一时间参战。同时,东大发出警告,要求苏军立即停止挑衅行为。

苏军继续调兵遣将,到了5月15日,苏军在欧洲方向集结了50多万陆军部队,飞机1000架,坦克装甲车多达5000辆,各式火炮3000多门。

这个规模,占了苏军常备军事力量的二分之一。

什么体系作战,老毛子表示我不玩那个,我主打的就是简单粗暴、量大管饱。

欧洲各国惊恐万分,一片哀鸿。

在短短的两周时间里,法、德、意等国的有钱人们,大规模跑到英美等国。

北约联合作战司令部宣布提高防御等级,各国开始动员军队,全力向边境进行部署,同时,身为前线的奥地利、西德,宣布进入了战时状态。

欧洲的经济由此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到了5月底,双方已经在边境地区集结了高达80万人的部队,进入了对峙状态。

欧洲的剧变,让全世界的人们瞠目结舌。

一时之间,人们惊呼,第三次世界大战即将到来。

5月30日,根据联合国决议,东大组建了维和部队,派遣到阿尔及利亚北部地区。

这支维和部队由2个伞兵师、5个航空旅、3个陆航攻击机旅组成,显然,这是以空军为主的维和部队。

另外,还有其余十几个国家的步兵部队,整支维和部队人数多达5万人。

联合国决议,双方必须立即撤军,解除当前的紧张状态,否则联合国维和部队将会介入。

面对5个精锐的东大空军航空旅多达300架战机,对峙一线的状态有所缓和。

宣布继任总统的巴里亚终于释放出了一些态度来。

他发表公开讲话时说,苏军的行动是在策划一次大规模军事演习,旨在检验部队训练的成果,并无侵略他国的意图。

随即,巴里亚主动撤回了两个方面军,调到了乌克兰平原,在这里举行了10万人规模的超级军事演习。

但是,西伯利亚方面军那两万多罪犯组成的先锋军团仍然停留在捷克斯洛伐克境内,始终威胁着西德的侧翼。

尽管局势有所缓和,但西德面临的威胁没有改变,美军不得不在那里保持重兵驻守。

就在众人认为,事情还会进一步发生变化的时候,局势就这么诡异地保持了下来。

苏军既没有下一步进攻动作,也没有把西伯利亚方面军撤回来,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精力被极大地牵扯在了欧洲这边。

反倒是苏联内部出现了非常大的变化。

巴里亚不但沿袭了安德洛夫的改革政策,反而加大了力度。

他出台了国有化经济与私营经济相结合的政策,扩大了对外经济合作。

巴里亚选择的第一个对象就是东大。

和安德洛夫相比,巴里亚的态度更加开放。

他放开了包括核工业、航天航空工业在内的重工行业合作限制,出台积极政策鼓励企业和东大进行合作。

这一系列的举动表明,巴里亚壮士断腕、重新开始的力度、勇气、魄力,都相当的大。

最厉害的一点是,巴里亚主动要求和东大进行边界谈判,不但公开承认了东大收回远东地区的事实,还隐约透露出,愿意将远东地区其他部分也归还给东大。

当然,这是有条件的。

对于东大来说,远东地区北部是否存在收回来的意义,那一片地区人迹罕至,是不适合人类生活生产的地方。

如果是好地方,老祖宗早就打下来了。

当然,如果条件合适,收回来比不收回来好。

作为军用机械设备技术进出口办公室的主任,李干在完成了歼-20试飞后,脱下军装换上便装,开始考察苏联的重工业,寻找合作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