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看小说网qingkanxs.com

当涿郡的耶律仁令得知静海郡的情况后,大为震惊。

作为辽国新兴名将,耶律仁令是辽国公认年轻一辈中最能打的。

其用兵之精髓在于骑兵的长途奔袭,奔袭的特点与慕容云颇为相似,讲究一个快准狠!

但若是守城布局,便是弱点了。

耶律仁令知道,此时此刻,这一局输在了对局势的判断。

要说对局势判断之弱,那也是相对而言,而且是相对于魏无忌这样的人来说。

魏无忌这一招,名为打静海,实为打静海,就算直白地告诉下属,下属也无法理解。

一句话总结:我预判了你的预判。

耶律仁令的幕僚和部将们立刻建议耶律仁令派兵增援静海。

那么问题来了。

耶律仁令一旦分兵增援静海,会不会被魏军围城打援?

就算退一百零一步不被魏军围城打援,这分兵到了静海之后,他是否还有充足的兵力单点突破魏国的幽州防线?

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便是如此。

这战争并非简单的推演,只要大军一行动,必然拖着更沉重的后勤,并且又影响到其他区域的战况。

所以,这个时候,统帅们便开始聚焦发散的思维,去除一切繁杂,开始回到自己的战略目标来倒推问题。

那么耶律仁令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守住辽国幽州防线吗?

如果是这个战略目标,那么几乎不需要有任何犹豫,直接派兵去增援静海。

但如果是攻破魏军在幽易青的防线,那么防御姿态显然是无法做到的。

于是,耶律仁令果断给静海下达了命令:死战,凡投降者,夷族!

至于援兵?

想都别想!

魏无忌此招的目标是以攻代守,短期战术目标是破静海城,从东边快速穿插。

中期战术目标是疾兵打击幽州东边的渔阳郡,切断辽东与幽州的联络。

最终的战略目标就是破幽州城。

此时此刻的耶律仁令,已经清晰认识到了魏无忌的战略和战术目标。

不给静海援兵,耶律仁令难道就在隔壁搬个小板凳坐下来为静海辽军呐喊加油?

自然不是!

当天给静海郡回复后,他就紧急调集涿郡的辽军精锐。

三月二十五日一大早,涿郡辽军精锐突然异动,大量骑兵出现在初夏的田野间。

他们行动迅捷,气势如虹。

当天傍晚来临之前,辽军的前锋骑兵就进入魏军的防区,毫无掩饰,极其嚣张。

耶律仁令不打算增援静海,显然是想集中兵力攻击魏军。

也就是说,魏辽战局立刻就转变成了如夏魏战局一样。

双方都出动了精锐,并且主攻,看谁先攻破对方的防御。

三月二十六日,辽军主力紧随其后,如同漫山遍野的洪流,占据了每一寸土地,向西南面的上谷郡推进。

一时间,战云汹涌,遮蔽北线天空。

这里耶律仁令犯了一个对新式武器缺乏敬畏的错误。

他知道魏军有重炮,能够破城,那重炮辽军也已经掌握。

既然大家都掌握了,谁怕谁?

可他不知道,魏军已经大批量配置火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