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看小说网qingkanxs.com

云南,昆明,五华山,皇宫大内,养心殿。

大殿中央,身材魁梧,沉稳刚毅,正气凛然的顾炎武,抱拳对着一众大佬,继续说道:

“诸位老大人”

“你们都是资历丰富,见多识广的朝廷重臣”

“难不成,就真的没有发现,大西南动乱的根源,也许有一部分,就是天灾的因素”

“土司暴乱,连绵几十年,杀都杀不尽,按下了葫芦,起了瓢”

“下官再次重申一遍”

“大西南,战略地位极佳,但绝非久留之地,更非王图霸业之基”

“时间拖得越长,鞑子的国力优势,越是显着”

“本朝拖不起的,大江南,九州华夏的汉人,更是等不起”

、、、

说罢,意味深长的顾大牛人,来一个弯腰行礼,闭上嘴巴子,回到自己的队列里。

该说的,不该说,第一次入朝的他,就已经全部喷完了。

这是用他自己十几年的经验,踏破铁鞋的游历见识,去说服这帮大西南人。

一直以来,只要是明朝人,都知道陕北的凄惨民生情况。

从天启年间,就一直连年干旱,天灾人祸一大堆,老百姓根本活不下去。

对面的李定国,李来亨,就是最典型的代表,一个是大西系,一个是闯王系。

他们这帮人,就是在陕北活不下去,才会拎着大砍刀,杀官造反,抢钱抢粮抢娘们。

但是,那都是30年前的事情了。

顾炎武心系天下,不愿意留在大江南,做满清鞑子的走狗,于是就出走,游历九州华夏。

陕北关中,那是明朝灭亡的根源,自然去的最多了。

但是,每次去那些地方,变化太大了啊。

日新月异,老百姓日子,越过越好,赤地千里,早就不见了。

这些东西,唯有去过了,亲眼目睹了,才会真正感受到,满清辖区内的重大民生变化。

“咕噜、、、”

叽里呱啦的结束了,整个大殿,再次鸦雀无声,就剩下面面相觑,猛吞苦水的声音。

尤其是右侧队列,那帮陕西老贼头,李定国,李来亨,白文选,贺九仪,郝永忠等等。

呆若木鸡,左顾右盼,一个个脸上无比震惊,牛眼子瞪得滚圆。

他妈的,想不到啊。

陕西老家,竟然雨水丰沛,丰衣足食,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了,那不是见鬼了嘛。

难不成,他们这帮陕西人,就是瘟神旱鬼转世,走到哪里,天灾人祸干旱,就会跟到哪里。

“龚尚书”

“王侍郎”

“你们都是行家,说一说吧”

一直瘫着的朱皇帝,也变得一本正经了,挺直龙躯,开口发问两个户部大佬了。

顾炎武说的问题,即便是两世为人的他,当真是没听说过的,灾情竟然转移了。

不过,后世本科毕业,经历正统教育的他,还是能想得通。

无论是什么恶劣气候,洪涝,旱灾,鼠疫,蝗灾,瘟疫,地震,海啸,暴风雪等等。

这些极端的小冰河,也会受到地壳运动,寒流洋流的影响,进行灾难大迁徙。

毕竟,小冰河是一种全球气候,西北是干旱,辽东就是严寒,风水轮流转,轮流受灾。

这一边,一直闭口不说话的龚彝,已经站出来了,躬身行礼回道:

“回禀陛下”

“老臣是顺宁府人,对云贵的气候,了解的比较多”

“顾侍郎说的,确实是有几分道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