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6章 通房丫鬟(37) (2 / 2)
请看小说网qingkanxs.com
而顾陌和她所代表的同民会,如同辛勤的播种者,早已将自由平等、耕者有其田、废除苛捐杂税的思想,悄无声息地撒遍了这片土地。
起初,只是零星的抗租抗税,是佃户与地主的小规模冲突。
但很快,这些分散的火花开始汇聚。
一些深受同民会思想影响的底层人、手工业者、甚至少数对朝廷失望的低级军官,开始暗中串联。
他们借鉴了同民会提供的组织方式和斗争策略,将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形成了更具战斗力的团体。
导火索终于被点燃。
在江南鱼米之乡的吴州,当地官府为了筹措给某个强势藩王的犒军银,强行加征剿匪税,数额巨大,时限紧迫,手段酷烈,逼得许多自耕农濒临破产,佃户更是无路可走。
一个名叫赵家村的村庄,村民们在一位曾读过同民会小册子的老族老的带领下,拒不交税,与前来催收的税吏发生了冲突,失手打死了两名税吏。
此事如同投入滚油的火星,瞬间引爆了积压已久的民怨!
消息在同民会地下网络的快速传播和有意引导下,迅速发酵。“
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不纳苛捐,不缴重税!”“跟着同民会,争一条活路!”的口号,如同野火燎原,席卷了整个吴州乃至周边府县。
成千上万活不下去的农民、渔民、手工业者,拿着锄头、鱼叉、柴刀,甚至只是削尖的竹竿,自发地汇聚起来。
他们攻占了县城仓库,开仓放粮,焚烧地契债册,处决了民愤极大的贪官污吏和恶霸地主。
这股由底层民众自发形成的反抗洪流,其声势和规模,远远超出了之前任何一次由同民会直接策划的刺杀或暴动!
消息传到行宫,皇帝和满朝文武这才真正慌了神!
如果说藩王节度使的叛乱是疥癣之疾,顾陌的刺杀是心腹之患,那么这铺天盖地、仿佛无处不在的农民起义,就是足以淹没一切的惊涛骇浪!它动摇的是王朝统治最基础的根基——民心!
“反了!都反了!”皇帝在朝会上气得浑身发抖,将手中的军报狠狠摔在地上,“一群泥腿子,也敢作乱!给朕派兵!立刻派兵镇压!屠光那些乱民!”
然而,此时的南逃朝廷,能直接掌控的兵力本就有限,还要分兵防御虎视眈眈的各大藩王,哪里还能抽出足够的军队去镇压这几乎遍布整个江南的民变?
更让朝廷恐惧的是,他们发现,这股民变并不是他们所以为的乌合之众。
起义军中,隐约能看到同民会的影子。
他们不仅有简单的组织,更有明确的口号,虽然口号粗糙,但核心与同民会思想一致,甚至懂得一些基本的战术。
显然,顾陌和她背后的组织,早已深耕民间,只等时机成熟,便点燃了这冲天的烈焰,焚尽这封建王朝的一切。
傅砚直在深宫中,也隐约听到了外面的风声鹤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