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看小说网qingkanxs.com

这一天,阴沉的天空飘起了细雨,冰冷的水滴打在城墙上,顺着砖石流淌下来,好似泪水一般。

御史大夫光礼站在城楼上,望着远方弥漫的战火硝烟,脸色苍白如纸。

他身旁站着几位朝中大臣,也都神色惶恐不安。

“诸位大人,如今局势已然不可挽回啊。”光礼长叹一声,声音中充满了绝望,“荆国势大,我军节节败退,这上虞城怕是也守不住多久了。”

一位老臣颤抖着声音问道:“大夫可有何良策?”

光礼摇了摇头:“我哪还有什么妙计?如今能做的,恐怕只有自求多福罢了。”

说到这里,他的眼神闪烁不定,心中已经有了自己的打算。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之时,光礼突然凑近几位亲信耳边低语几句。几人听后先是一愣,随即露出恍然大悟之色。

原来,光礼早已暗中安排好一切,准备借道中州逃往坤国避难。

“大人,此举是否妥当?”其中一人犹疑地问道,“若被君上知晓……”

光礼冷哼一声:“都什么时候了,还管什么君上不君上?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难不成真要跟着那昏君一起等死不成?”

说完,他不再理会众人反应,转身下了城楼,带着自己的家眷和心腹随从,趁着夜色悄悄打开了城门一角,向着中州方向遁去。

消息很快在城中传开,一些意志不坚定的官员见状也动了心思。

他们纷纷效仿光礼,带着各自的财物和家人,趁乱逃出了上虞城。一时间,城内人心惶惶,秩序大乱。

而此时,坐轮椅的丞相乔瑜正在宫中书房内秉烛夜读。

听到外面嘈杂的声音,他皱了皱眉头,唤来一名侍卫询问情况。当得知许多大臣都已逃走时,乔瑜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

“这些人……真是太让老夫失望了。”

乔瑜喃喃自语道,“国难当头,不想着如何抗敌救国,只知道各自逃命。”

次日清晨,雁王洛丹召集剩余的文武百官议事。

大殿之上,空荡荡的座位显示出人才凋零的现状。

洛丹环视四周,眼中满是悲愤与无奈。

“众位爱卿,如今国难临头,你们可有何退敌良策?”洛丹强撑着精神问道。

殿下一片寂静,无人应答。

就在气氛尴尬之际,乔瑜缓缓转动轮椅来到殿中央,躬身行礼道:“君上勿忧,臣愿与君上共存亡!”

洛丹看着这位老臣,心中涌起一股暖流:“爱卿一片忠心可鉴,只是如今大局已定,恐非人力所能回天啊。”

乔瑜坚定地说:“君上不可轻言放弃!纵然只剩一兵一卒,也要奋战到底!我等身为臣子,食君之禄当忠君之事,岂有临阵脱逃之理?”

其他几位留在城中的小官也被乔瑜的话语所感染,纷纷表示愿意追随左右,与雁王共进退。

洛丹感动之余,又不免感慨万千:“若是满朝皆似乔卿这般忠贞不渝,何至于落到今日这般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