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马国梁的示好 (1 / 2)
请看小说网qingkanxs.com
这年头,谁攥住了煤矿,就好比握住了打开财富之门的金钥匙,想不富都难。
可这看似烈火烹油的行业繁荣背后,却藏着太多不为人知的黑暗,更浸透着无数矿工的血泪。
尤其是那些小煤矿的老板,为了压低成本、牟取暴利,简直把矿工的性命当草芥。违法开采的现象遍地都是,煤矿安全事故自然成了家常便饭。
可这些老板背后个个都有门路,一旦出了岔子,无非是拿出些钱打发受害者家属,再托关系上下打点一番,便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风头刚过,矿井里的机器便又轰隆隆转了起来,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李达康盯着手中那份去年全县煤矿安全生产死亡人数统计表,十三这个数字让他忍不住嗤笑一声,其中的水分,怕是能淹没半座矿山。
可他心里也明镜似的,这在当下实在寻常。一来,地方上的干部怕担责任,怕上面追责,出事了多半会想方设法瞒报谎报,篡改死亡数字的事早已不是新鲜事;
二来,煤矿真出了人命,煤老板们总会第一时间找到家属,用钱堵上嘴。如此一来,就算有关部门收到风声来查,也往往因没了实证,只能草草收场。
要说上面的领导对此毫不知情?那定然是不可能的。只是谁都揣着明白装糊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毕竟这年头,GDP是硬通货,只要地方经济能搞上去,其他的似乎都成了可以往后放的小事。
可李达康心里比谁都清楚,这繁荣背后藏着多大的风险。
那些既无资质又缺监管的煤矿,就像一个个埋在地下的火药桶,引线不知何时就会被点燃。
真要是哪天出了大规模矿难,坍塌的矿井下埋了几十上百号人,那绝对是震动全国的大事。
到时候,当地主官首当其冲,谁也别想置身事外。
所以说,眼下这看似红火的景象,不过是层一捅就破的窗户纸,是实打实的虚假繁荣。
当然,李达康也深知,要整治这些煤矿绝非易事。
往下看,全县几十万人的生计都系在煤矿上,这是他们养家糊口的根本。一旦断了这条活路,引发的连锁反应不堪设想;
往上看,倘若因整治让全县GDP下滑,进而拉低全市的排名、影响财政收入,上面的领导定然会给他施加不小的压力。
所以眼下最关键的,是先彻底摸清全县煤矿的真实底细,然后真正攥住乌金县的话语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