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看小说网qingkanxs.com

人有的时候就是犯贱,越是不让去的地方就越好奇,越想去瞅一眼。

向来冷静又理性的林月曦,也没忍住要去犯一下这个贱。

今天一块去赶海的人不少,连老爷子都来凑这份热闹,是的,凑热闹,不仅是老爷子他们觉得是来玩的,就是一块来的军属们也都是在玩。

以前来赶海对她们来说是为生存增添一份助力,不知啥时候起,岛上的地多了,粮食充足了,渔民造了船下海捕鱼,海边有人以网为墙养起了鱼,一个个市场林立了起来,海鲜不仅四处都有且还便宜,与之相反的,赶海的收获越来越少,赶海的人渐渐的越来越少。

似乎仅只几年的时间,许多事都变了,现在赶海成了一种娱乐项目了,岛民们就是村里的都已经几乎没有以赶海为生,一般情况都是有人来岛上玩,岛民们会带着他们体验赶海这个游玩项目。

杨春花在旁介绍:“这几年重阳岛在外有了点名气,来岛上走亲戚或是单纯来玩的人多了起来,海边一般都挺热闹。”

林月曦扶着老爷子慢慢顺着石子路走,石子路的外面就是海滩,此刻才六点多,海滩上已经有不少人。

虽然几乎所有人手里都拿着工具,可一瞧就知道都不是正经来赶海的,全是以玩为主,真正认真的找不着一个。

这个兴奋的高喊着:“我捡到个螺。”

那个捡到颗花蛤能蹦三米高。

还有为了抢一只两指大的螃蟹能追出两里地的。

张红英:“现在看着,都没法去想象你们当年有多苦。”

眼前瞅着只有乐。

旁边一军嫂笑着感叹,“那时候是真的难,我们跟着家里男人来到岛上时,房子都没有呢,地啥的更是没有,要坐船过来,所以提前有要求,东西不能带太多太重,我们那时没经验啊,可劲儿的带生活用品了,粮食这类带得很少,都以为到了岛上肯定不会缺粮食。”

另一个也插话进来,“你们还好了,我来时一点粮没带,家里本来有储粮的,听到通知能全家跟着一块来岛上,又特意交待了得坐船,重的东西不兴带,我公爹也是说来岛上肯定不缺粮,做主把家里的粮只留了点做干粮外,其它的全给卖了。”

有人开了头,军属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说起当年来岛时的事。

总结一句话,全都没带粮。

“等我们到了岛上才知道,住的地方都没有,等自己建,要么就搭个帐篷住着,饿倒是不会饿着我们,可想吃饱也别想,军属们也都是吃食堂,每天只两顿,连当兵的都一样,再多部队就供不起了。”

“所以我们就每天往海边跑,捡到啥都是宝贝,捡得多了还能拿到食堂去换粮食换钱票。”

“我们第一批来的军属都是没见海的人,食堂里的大厨是东北人,都不晓得海鲜该怎么吃才好吃,弄熟了就好,那时候啊,要不是怕饿死,食堂我们都不乐意去。”

一直到两年后,第二批的军人和军属们到来,这批是从南方来的,许多本就是海边人,他们知道海鲜该怎么弄才好吃,大家的蓓蕾才不再继续受罪。

“后来岛中城开始建,去干活有钱挣,赶海的人也就少了,城还没建好第一批迁移的人已经上岛,岛上的人越来越多,等大家手头都没啥事又有空来赶海了,海滩上东西已经很少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