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0章 制度变动·利益团体·复起准备 (2 / 2)
请看小说网qingkanxs.com
因此,这个旧势力群体的力量一定非常大,新的朝廷如何解决?新的朝廷如何找到人去教授新的知识?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他们能够建立起来新的朝廷,那至少可以证明,他们手里面支持朝廷的有知识的人有很多。
嬴政想。
那这里面的问题就在于……这么多的、足以支撑起一个朝廷的支持新制度、天翻地覆的有知识的人,到底是从哪儿来的?
嬴政可不觉得前朝会愿意让民间有这样的人存在并且壮大下去,因为他们所奉行的宗旨是和原本的朝廷完全背道而驰的。
但这样的人能够存在并且发展,又不会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他们从何而来?他们如何发展?他们怎样壮大?
还有一件事情。
肯定农民起义,那么,兵祸算不算百姓活不下去讨厌朝廷决定起义的一个原因?这里的兵祸,并非是指占战争,而是说那些抢掠百姓的军队。
军纪的重要性,所有的有识之士都在讲,但是要维持怎样的军纪,不同的人观点就不一样——如果说要到了百姓对军队没有任何反感的地步,那至少至少,也得是这支军队绝对不抢掠百姓、对百姓秋毫无犯。
……这样的军纪,又要如何达成?
只是吃饱饭,那可未必够——虽然大多数时候,军队抢掠的主要原因在于吃不饱饭,粮饷不足。
但这其实也是因为很多军队在很多时间中就是缺乏粮饷的。事实上,如果一个军队军纪不太好的话,即便不缺乏粮饷,能够吃饱,他们也会抢掠百姓。
所以,后来的那个朝廷,这又是如何做到的?
嬴政可不觉得他们是效仿大秦。
【在张献忠这边,他虽然投降了,但是他其实在投降期间做了很多事情。】
【首先,当然是把自己表现成一个真心投降的起义军首领——虽然他并不愿意解除武装,遣散军队。】
【他先是接受了明朝朝廷授予的副将符印,并且,领取了一些粮饷。】
【同时,他尽量遵守明朝朝廷的各种惯例,先是去沔阳港拜见当时的总理熊文灿,又是在湖北巡按御史到来的时候老老实实地跪拜。此外,还按照往来规矩和明朝的地方官员、当地乡绅有正常的礼节往来,表现出一副融入其中的模样。】
【但是在表面功夫之后,张献忠却根本没有放弃自己的军队的独立性,绝对不接受明朝朝廷的调遣,也不接受任何改编或者遣散——崇祯十一年五六月间,差不多两百里外有其他起义军活动,熊文灿等人决定调动张献忠的军队,并且给他提供粮草,但是张献忠却想尽借口推脱,,“不肯出门半步也”。】
【他保持着高度警惕。】
【随后,张献忠还不断地操练军队,“人不散队,械不去身”,充分训练,不让战斗力滑落;同时,还大量准备各种武器器械,“每日置造战船,已积至百有余号,及打造极精军器”“买马制器,日夜整办,惟恐不及”。】
【接着,他还试着开展屯田工作,把当地有主的好田地拿过来耕种,又让当地地主把收过来的租子交上来充当军粮,又把谷城王家河改为了太平镇,在镇上面设立关卡,对往来的所有货物收税,税额很简单,所有货物收走一半,作为养兵的费用,还在湖广襄阳等地和普通百姓平卖平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