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看小说网qingkanxs.com

韩彰就误会了,以为白玉堂也被蒋平给收服了,所以一时间他对蒋平是心服口服,而且韩彰还有个心病,他跟徐庆联手创办翠屏山,手底下那么百十来号弟兄,但是呢徐庆这个人,并非是大将之材,要让他来当家作主,早晚得家败人亡。可自己呢,虽比徐庆强着一些,但是对山寨上这些个买卖营生,说怎样管理,如何布置,韩彰一想到这个,脑仁都疼啊。这也就是被逼上翠屏山,没办法了。

所以今儿一听有这么条路子,非但可以让弟兄们有个托付,而且正好把这副担子卸给蒋平。这么一想,韩彰隐隐然还有些高兴,但是呢要就这么把自己交出去,不是那么回事。

所以韩彰假作浓眉紧锁,沉吟半晌之后,冲着蒋平一抱拳:我说蒋寨主,要这么说,韩某人如何才能信得过你呢?

诶,我这个~这样,韩寨主,你沿着松江,瓯江两岸,你扫听扫听,哪个不知道我蒋平号称叫江义侯呀,这个义字儿怎么来的,那就是说我言出必践,吐唾沫是个钉,那是我苦心赚来的。我能说糊弄你们两个吗?

嘶~嗯,韩彰点了点头,知道蒋平所言不假:那么蒋寨主,我们这帮兄弟到了你的九曲水寨,你可能一视同仁,都当成是自家兄弟呢,不会有个什么先来后到吧?

蒋平把胸脯一拔:我说你这叫什么话,蒋某人那是茅房拉屎脸朝外的人,我犯不着为这个赔上自己的名声。

韩彰察言观色,他认为蒋平这番话出于挚诚,最后啊一咬牙一跺脚,啪啊一拍胸脯:罢了,蒋寨主,蒙您看得上,俺们兄弟,愿意入伙九曲水寨。说着话呀,韩彰抬眼看着翠屏山,似乎带着些微的不舍:这座翠屏山,俺兄弟就不要了。

好~蒋平乐的是一蹦多高,冲过来抓住韩彰和徐庆的大手: 我说二位,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啊。这就是咱爷们的缘分。那就这么定了。

简短节说,如此一来,皆大欢喜,就连翠屏山上的喽啰兵,也都是满脸喜庆,在韩彰的安排下,推车的担担儿的牵着牲口的,就这么大车小辆大包小包,由打翠屏山风卷残云就来在了九曲水寨。

诶,正赶巧了,回来之后安顿完了,这一日忽然快马来报,说是采花贼郎红衣的下落已经查明,白玉堂一听,俩眼珠子就瞪圆了,忙问报信的喽兵说郎红衣何在?

喽兵就说:燕公子,这特么采花贼,他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他,他就在常州府。不过,不过要抓这个人,这,这可不容易啊。

嘶~哦? 白玉堂闻言,面沉似水:何出此言呐?

这报信的喽兵就说了:哎呀~燕公子您有所不知,最近京城里里头可出了大事了,老主皇爷三帝真宗前些日突然驾崩,小太子赵祯登基坐殿,这就是咱们大宋朝的第四个皇上啊,可皇上虽然坐进了八宝金殿,他却是一无兵二无权,整个就是个牌位。

白玉堂和蒋平他们那都是绿林人,对这些个皇室内情向来绝少打听,而且近来忙着抓捕采花大盗,所以对这些消息就更是一无所知。可白玉堂听罢了多时,心中好奇,哦~老皇上死了,新皇上登基,这跟去往常州府抓捕采花贼有什么关系。

就听那报信的接茬就说:哎呀这其中是非曲折,十分的离奇。别急啊,且听我慢慢道来。

您还别说,这个送信的喽兵眼尖嘴利,说起话来还一套一套的:各位,说这个话么是三十年多前,在山西太原府一户寒苦人家,生了个小丫头,这丫头长到十来岁,父亲得了个急病,也没钱看呐,一病而亡。没办法,也就十二三岁的年纪,这小丫头就许配给了同村的一个铁匠,就这么过了几年,两口子到开封讨生活,诶正巧碰上开封城里襄王府贴出告示,招募打杂的下人,这丫头为了补贴家用,收拾打扮一番就进了王府请求供职,诶真被府里头的管家给留下来了。要说这都不算什么,可稀奇的是啊,就这丫头片子,十四五岁,每天擦个桌子扫个院儿什么的,结果可了不得,没过去三两个月,咱们大宋朝的襄王见着了这小丫头,而且是一见倾心,欲罢不能,非得要娶这丫头为妻不可,为这事啊跟他爹也就是皇上还闹了个脸红耳赤。

嘶~哦?在场中人越听越是好奇,心说襄王,那不就是三帝真宗么?另外这小丫头究竟使了什么手段,这跟捉拿郎红衣又有什么关系?

诶就听送信的咽了口吐沫接茬又说:列位,话说这小丫头一看王爷垂青,这,这不是祖坟都冒了青烟了吗?就得说人家真有手段,眼见得就要平步青云,可她一看皇上嫌弃自己出身低微,不乐意自己嫁给襄王。她一合计,来了个急流勇退,自请外放,就这么跟襄王分别三年,列位,这不就是那武媚娘的手段吗,三年之后襄王登基,就是刚驾崩不久的三帝真宗啊。这真宗皇帝是急不可待就把这小丫头迎娶入宫。而后逼着这丫头的铁匠丈夫写了一纸休书,要说这皇上也不错,大大小小吧还给这铁匠弄了个官当。要说刚开始这丫头在宫里头还安分守己,就连当朝重臣双天官寇准也对这丫头称赞有加,可时候长了,这丫头逐步地就开始大权独揽,乃至于干预朝政,后来为了在后宫争宠,她把御宸宫李妃的儿子横刀夺爱,抢在自己手中,而后更是火烧御宸宫,来了个杀人灭口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时候啊,这聚义分赃厅里头是鸦雀无声,人们都静静地听着, 蒋平呢就问了一句:诶我说王福,照你这么说,要我没猜错的话,这个小丫头莫不是就是三帝真宗的刘妃,既然真宗一死,那这刘妃自然就该晋位刘太后。那么那个死鬼李宸妃的儿子,自然也就是新任的皇上四帝赵祯了?

诶当家的,您猜的一点不错。

是啊,可你说这些都是废话,这跟咱们捉拿郎红衣有什么干系?

嘿嘿嘿~头儿,您听我说呀,方才我不说了吗,四帝赵祯就是个牌位,一应军政大权可都在刘太后的手里,现如今这个刘太后垂帘听政,杀伐决断。朝中有些个大臣对此是十分不满,说是么这叫牝鸡司晨,乾坤倒转。哎呀,其中有个反对最厉害的叫双王呼延丕显。

嗯~蒋平 一点头:双王呼延丕显,我听过,听说他们家老祖宗追随太祖爷赵匡胤南征北战,立下血汗战功。到了呼延丕显这一辈儿,曾经设计捉拿大奸臣潘仁美,朝廷敕封双王的爵位,呼延一家满门忠烈,在朝中也算是一言九鼎。啊这呼延丕显怎么了?

唉~当家的,也就是这几天的事儿,呼延丕显因为极力反对太后干政,结果惹恼了刘太后,朝中的老臣庞吉庞太师,这老家伙是顺水推舟,派出自己的女儿庞赛花,这庞赛花已经在刘太后的安排下嫁作西宫,敕封庞贵妃。为了扳倒双王,老太师庞吉指使庞贵妃嫁祸双王,说什么双王调戏庞贵妃,以小犯上,犯下了大不敬之罪,罪在不赦。在刘太后的授意下,当今天子颁下圣旨,在一夜之间竟然把双王呼延丕显满门三百多口斩杀殆尽,在双王府的大院就地挖了个大坑,连夜把这三百多口子全部扔里头,就地起坟堆垒,取了个名叫肉丘坟。最后把大门封死,四外筑起高墙,唉~可叹堂堂的双王,呼延一家满门忠烈,将门世家,为大宋国朝几辈人鞍前马后,临了落了个户灭满门,上到八十岁老太君,下到不满月的娃娃,一个没跑了啊。偌大的双王府生生变成了一座肉丘坟呐,天哪,天呐,老天爷瞎了眼了。

这王福说到这儿啊,怒气填胸,不能自已,最后眼泪儿下来了。

白玉堂虽然是一介江湖游侠,对朝中大事向来不闻不问,可今儿一听,嘶~啊呀,青天白日竟有这等事,白玉堂也是颇为不忿,一旁蒋平,韩彰,徐庆也都听得两眼冒火,尤其是那个穿山大王徐庆,气的他是哇哇爆叫,震的这聚义分赃厅里头嗡嗡作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