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看小说网qingkanxs.com

她听的真亮的,那帮老头一顿合计,这个手里有多少,那个手里有多少,好像凑来凑去,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傍晚小丫头回家时,王老爷子的老伴儿袁老太太送她出门。

等到大门外,后院的老头儿听不着了,小声对小丫头说:“求你姐夫办点事。”

“啥事?”小丫头问。

“你敦煌哥眼瞅着三十冒头儿啦,也没个正经工作。你师父死脑筋,放不下脸面求人。”

小丫头半点不打含糊的点头:“行,我跟我姐夫说……”

听完小丫头絮絮叨叨的讲述,曲卓坐那琢磨了一阵,揉了下小丫头的脑袋起身:“等我换身衣服,咱俩分头行动。”

“干嘛?”小丫头问。

“先把你送芳嘉园胡同,悄悄跟你师娘说,放心交给我,她甭管了。”

“嗯。你呢?”

“我去你先生家里溜达一圈儿。”

“你给他们钱呀?”

“这事儿,个人掏钱不合适。甭管啦,我有招儿。”曲卓说话间进卧室找出一套半新不旧的蓝迪卡四个兜的干部服,里面厚毛衣厚毛裤,脚蹬一双崭新的五眼棉鞋。

虽说已经开春了,但春捂秋冻嘛。年轻时耍单儿臭嘚瑟,等上岁数时请等着哭吧……

开着小破车先奔东面走,在朝阳门南小街芳嘉园胡同口把小丫头放下,让她拎着两兜“港岛特产”去王老爷子家。

又开着小破车走回头路,奔西城的小乘巷胡同。

在赵登禹路上找了个不碍事儿的地方停好车,拎着两兜“港岛特产”溜达的奔启功先生家……

老头儿无儿无女,老伴75年去了。快七十岁的人了,自己一个人住。

曲卓进门左右看了看,放下东西提议:“雇个保姆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不不不~”启功先生虽然不戴帽子了,但胆儿还是挺小,不敢做容易犯毛病的事。

“不提保姆的茬儿呗。亲戚里挑个性子纯良的,没营生的。打着照顾您的名头,您一个月给贴补点家用。”曲卓继续建议。

启功先生有点动心,犹豫了一下,打含糊:“再说,再说吧。”

“明儿我让基金会的人找您,捐十万块作为书法家协会的启动资金。”曲卓结束废话直奔主题。

“不不不~”启功先生连连摆手,面上并没表现出意外。

作为行家,他那天一眼就看出小丫头的腊梅没走心。

没走心就是走神的,走神了自然听到了他和几位老友在合计事儿。

之前他知道曲卓一直没在京城,今儿没什么缘由的忽然冒出来,还是一个人来的,基本就没别的事儿了。

虽然拒绝了曲卓的捐款,但不好驳了他的好心,解释道:“现在都缺钱,消息瞒不住,明儿化缘的能把基金会大门堵了,招麻烦。”

这话说的实在,时下国家大力发展科教,资金全都用到兴建和完善工业上了。

文化、文保方面,相对的就被摆到了后面。

尤其是音乐家协会、画家协会、作家协会之类,文联团体下面全靠拨款维系的二级部门,有一个算一个,全都过的紧巴巴的。

忽然蹦出个财主,哪有放过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