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看小说网qingkanxs.com

此刻的湾岛,夜色深沉。

但在台北、台东等地的许多角落,仍有不少人悄然守候在收音机旁,将音量调到细微,屏息聆听着。

这些地区,是许多外省人及其后代的主要聚居地。

越往南,本省人的比例越高,但这电波承载的乡愁,却悄然穿透了地域的隔阂。

花莲县,一处略显寂寥的眷村。

大多数人家已熄灯入睡,万籁俱寂中,少年国华却偷偷溜出家门,蹑手蹑脚地跑到同学志豪家。

小小的房间里,一台老旧的收音机正发出微弱却清晰的声音。

“快,国华,坐下。下一个节目要开始了!”志豪压低声音,急切地招呼着。

他们之前就在TVBS卫星台上看到了春晚的预告,在湾岛,许多外省家庭都已将无线卫星台作为了解对岸、寄托乡思的重要窗口。

此前播出的《话说长江》和《舌尖上的中国》,更是被许多思乡心切的老兵和外省第一代反复观看、回味。

那些一闪而过的山水村落、乡音乡味,是他们几十年未曾回去,却魂牵梦萦的故乡。

虽然无线卫星台能被允许播放纪录片,但对于春晚这类大型直播节目,信号仍受到了严格的屏蔽。

无奈之下,收听广播成了唯一的选择,但所有人都心照不宣,只敢悄悄地听,不敢声张。

“志豪,刚才放了什么?”国华好奇地小声问。

“是张明敏唱的《我的中国心》,”志豪眼睛发亮,“我爸刚才听着听着就抹眼泪了……真好听。”

两人说话间,收音机里传来主持人深沉而富有感染力的声音,一个新的节目开始了:

【有首歌唱了几千年,历史浮浮沉沉,始终回荡在耳畔,声声都是中华】

【有种力量,传递着古今薪火,大浪淘沙,尽显英雄豪情】

【汨罗江畔,您披发行吟……】

……

【这些历史古人,这些古今故事,一同构成了中国脊梁】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爱这土地爱的深沉】

【我爱你中国】

国华和志豪是六十年代末在眷村出生的第二代外省人。

他们对“故乡”的情感是复杂而微妙的,感觉那是一片血脉相连却又遥远陌生的土地。

总觉得中间隔着一层无形的膜。

但此刻,随着诗朗诵中那一个个熟悉的历史人物、一桩桩传诵千年的典故娓娓道来,他们惊讶地发现,这些文化基因早已深植于他们的认知之中。

这些人物,在课本里读过,在长辈口中听过。

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晰而强烈的文化认同感,仿佛被这道声波瞬间激活、串联起来。

他们对“祖国”这个宏大概念的想象,忽然有了更具体、更深厚的内涵,不再只是一个模糊的地理名词或政治符号。

而在更遥远的地方, 大陆的边疆哨所,南海的孤岛礁盘,值勤的士兵和守岛人也通过收音机,捕捉着这来自燕京的声波。

当他们听到国家经济发展的成就,听到那激昂的歌曲和深情的朗诵,疲惫的脸上露出了振奋的笑容。

国家的强盛与文化的繁荣,是他们甘于寂寞、坚守岗位最坚实的精神支柱。

这场开创性的晚会,其影响之深远,注定将被载入史册。

而将这场晚会气氛推向最顶峰的,是在午夜十二点新旧年交替之前,通过电波传来的一段特殊讲话。

收音机里,一个沉稳、亲切而又充满力量的声音响起:

“听众朋友们,广大同胞们,港澳台同胞们,海外侨胞们,过去的一年,你们辛苦了!”

“在此,我代表我个人,向全国各族人民,向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们,致以最诚挚的问候和最美好的祝福——大家春节快乐!”

“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再接再厉,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